原来吴大娘是矿上工亡家属,她丈夫早年工亡,丢下她和女儿相依为命,靠劳保那份工伤抚恤苦度时光。如今女儿大了,外岀打工,自己一人在家,成了空巢老人,闷得发慌。思来想去,总想找点亊做做,于是经人介绍,做了一户人家的老保姆。她买菜烧饭,清扫浆洗,喂药倒便,尽职尽责,深得主人一家喜欢。
该家主人是单身老头,他的一双儿女成家另过,兄妹俩都劝父亲跟自己过,无奈这倔老头谁也不跟,宁愿拿着退休金"打单身"守着老房。为照顾年老的父亲,兄妹俩费了不少劲,寻亲托友,才将以为靠谱的吴大娘请进门的。
孤男寡女同处一屋,难免有好亊的人嚼舌头。 那天,一个孰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: "当什么保姆,干脆嫁他算了"。吴大娘随手脱下一只鞋扔了过去,虽说没击中,倒也吓得那熟人落荒而逃,谁敢胡说八道?就是嘛,本来寡妇门前就是非多,挨千刀的竟敢嚼舌头,岂不找皮肉不自在?再说,如有向前跨一步的心思,当初亡夫走后年青时就该打算,现在五十好几,早就过了"徐娘半老"的年纪,寻思找男人,不笑脱人家的大牙才怪呢。
然而造化弄人,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,完全怪那讨厌的倔老头,那晚高兴两人喝多了点二锅头,吴大娘扶着踉跄的他回房,竟稀里湖涂和衣醉臥在-起,天地良心,两人什么都沒做。清晨,习惯早醒的她睁眼一看,羞得满脸通红,久违的那种心跳似乎暗示着什么,她爬起逃也似的脱离现场。就在大娘离开之时,倔老头也醒了,嘴上叫要喝水。无奈,又折回给他倒开水。老头问: "我昨晚做了什么?"大娘答:"什么都没做,睡得可熟了。"......这日久生情的事,在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之间终于擦岀了火花。
现在摆在吴大娘面前的一道坎就是: 那份领了多年的"抚恤"还要不要?"抚恤"是对工亡家属的生活补贴,按月发放的劳保金。别以为这补贴少呀,数目可是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差不离,足够两口之家的生活开销。倘若吴大娘不再婚,这补贴就会领到丧失条件为止。如果她嫁人,显然就不再是工亡家属了,人为地提前终止生活补贴的条件,就会不再发放。虽说倔老头有退休金,婚后两人生活开支无烦忧,要是哪天老头不在了,没有"抚恤"的话,生活来源又该怎么办?吴大娘把这一层说给倔老头,看看能否想出应对的办法来。谁料到倔老头也有坏水,他说,这好办,年青夫妻老来伴嘛,我们两人就结伴过同居生活,学学他们年青人。有的人把孩子都弄出来了,也不到婚姻登记处报个到,美其名曰:试婚。我们两把老骨头怕个球。于是两位老人把子女招到一起,吃了一餐饭,说明了此亊。尔后,在公园的树荫下,经常会看到步伐蹒跚的老头在大娘扶持下,岀双入对,游玩散步呢!
石干事走访了倔老头所在的居委会,拜访了婚姻登记处,看望了吴大娘,回来写了一份调查报告。题目是<<吴大娘的黄昏恋>>,只见主管领导在上面写了这样一句批语: 事出有因,查无实据,"抚恤"照发。
评论